4月9日,在博鰲亞洲論壇CEO圓桌活動中,中國廣核集團(以下簡稱“中廣核”)董事長賀禹介紹,目前中廣核國際業務已分布在20多個國家,境外資產和收入占比分別達到16%和20%,境外員工超過3000人。
賀禹表示,乘著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東風,中廣核在走出去方面成績突出,創造了我國企業走出去的“八個最”,分別是中國在英國及歐洲最大的投資項目——英國核電項目、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——湖山鈾礦、馬來西亞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者、中國在愛爾蘭投資最大的企業、孟加拉國最大的獨立發電商、埃及最大的獨立發電商以及比利時最大的陸上風電場。
“國家名片”閃亮“一帶一路”
核電是我國與高鐵齊名的兩張“國家名片”之一,是代表國家核心競爭力的“國之重器”。自1978年鄧小平宣布引進法國技術在中國建設大型核電站以來,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歷經40年,中廣核已經成長為我國最大、全球第三大核電企業和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,與諸多核電巨頭同臺競技,并打造出了國家名片“華龍一號”。
2016年9月29日,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、英國政府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協議,實現我國核電走出去的歷史性突破。英國核電項目包括欣克利角C、賽茲韋爾C、布拉德維爾B三大項目,其中布拉德維爾B項目將使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。
“目前,欣克利角C項目已全面進入實施交付階段,布拉德維爾B項目已啟動廠址勘探工作。”賀禹表示,華龍一號進入英國市場,是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,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要助力。出口一座華龍一號核電站,可以帶動國內5400多家企業參與建設,帶來的產業鏈合同額,相當于出口200架中型商業客機,對提升‘中國制造’和‘中國智造’的影響力都是極為重要的,也會對開拓國際核電市場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。
中廣核海外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
中廣核一直堅持國際化發展,除核電領域外,在新能源國際項目開發、建設、運營中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,海外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,規模居國內電力企業首位。
2015年,中廣核收購了馬來西亞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,獲得了馬來西亞、埃及、孟加拉、阿聯酋、巴基斯坦五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13個清潔能源項目,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者、第二大獨立發電商。同時,還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獲得了超過1000萬千瓦的清潔能源潛在開發機會。
2018年1月1日,中廣核馬六甲224萬千瓦燃氣聯合循環項目開工,該項目采用了全球最高科技和最高效率的“H級”聯合循環燃氣機組。3月27日,中廣核在馬來西亞的首個光伏項目——總裝機容量5萬千瓦的吉打州光伏發電項目開工,預計 2019年3月投運。“收購埃德拉項目后,中廣核持續開展新能源項目開發,這是中廣核深耕‘一帶一路’沿線市場的信心和實力的再次展現。”賀禹表示。
中國在非洲最大實體投資項目湖山鈾礦今年達產
核燃料是核電發展的基礎,賀禹表示,中廣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在海外鈾資源開發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績。
中廣核和哈薩克斯坦原子能公司合資建設的中哈核燃料組件廠,將于2020年完成建設,該項目為中國帶來了至少4萬噸金屬鈾的資源儲備。此外,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——中廣核湖山鈾礦,自2016年底產出第一桶鈾以來,產能穩步提升,2017年全年累計產量超過1000噸,2018年將達產。作為全球第二大鈾礦,首期產量可保證30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30年的天然鈾需求,提振了我國核電安全高效發展的信心。同時,項目建設也為納米比亞經濟增長注入了長期活力,被譽為中非合作的典范。
賀禹表示,中廣核正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,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下,將繼續加大包括核能在內的國際清潔能源開發投資,推動全球低碳清潔能源發展邁向更高水平,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。